近年來,我國蛤仔產業發展迅速,市場前景廣闊,但產業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苗種繁育、高值化利用等問題。為破解蛤仔產業發展阻礙,促進產業交流及產學研聯動協作,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蛤仔分會成立大會”于12月6日在廣東珠海隆重召開。
?
本次會議由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主辦,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蛤仔分會、大連海洋大學承辦,并得到了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持。
出席本次會議的嘉賓有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張國范研究員、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總站、中國水產學會產業發展處處長趙文武及珠海市斗門生態農業園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梁空軍,來自政府主管部門、科研院所、推廣部門、行業組織、企業和媒體代表共計60余人參加了本次會議,共同探討蛤仔產業發展之路。
蛤仔是世界性養殖貝類,也是我國單種產量最高的養殖貝類和四大養殖貝類之一,年產量超過 300 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 90%以上。近年來產業發展迅速,市場前景廣闊,在增加就業機會、提高漁民收入、生物碳匯、改良水體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產業發展過程中仍面臨苗種繁育、高值化利用等方面的問題。
此次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蛤仔分會成立將為破解產業發展阻礙,促進產業交流及產學研聯動協作,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
會議期間,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宣讀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蛤仔分會成立的決定,并宣讀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張國范研究作為首任會長,蛤老大(福建)食品有限公司擔任蛤仔分會執行會長。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會長崔和為首任會長張國范研究員頒發聘書
▲趙文武處長、崔和會長為執行會長頒發證書
▲趙文武處長、崔和會長為副單位單位頒發證書
▲大連海洋大學閆喜武教授宣讀《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蛤仔分會工作細則》
▲蛤仔分會執行會長林秋云董事長助理鄭劍麗宣讀《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蛤仔分會產業自律公約》
蛤老大(福建)食品有限公司,多年來扎根蛤仔領域,一直致力于海洋產業可持續發展。隨著蛤仔產業的發展壯大的同時面臨著傳統養殖產業如何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的問題上,蛤老大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打通了鮮蛤育苗、養殖、供應、蛤類產品深加工全產業鏈。研發的“蛤晶”是非味精增鮮調味料的一個新的突破和開創。進一步提升了蛤仔的產品附加值,對下一步蛤仔的精深加工有著特別重要的意義。
蛤老大將充分發揮自身特色和優勢,為進一步強化業界溝通合作機制,加強行業自律管理,不斷增加分會對廣大從業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影響力,更好地團結和帶領從業者,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質增效、減量增收、綠色發展、富裕漁民為發展總目標,堅實推進產業轉方式調結構,引領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做一份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