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y id="2wzvs"></ruby>

  • <rp id="2wzvs"></rp>

      開漁期來啦!來看看應該如何吃遍3萬多公里的海鮮吧(南海篇)
      時間:2021-10-18 | 瀏覽:98 次 | 來源: 未知
      入秋了
      全國沿海地區迎來開漁期
      這意味著
      魚肥蟹壯的日子來了
       
      中國長達3萬多公里的海岸線
      全是好吃的
      一方面是我國海域遼闊
      海洋生物的生長環境多樣
      另一方面
      中國人的吃貨屬性和烹飪技能極強
      隨便一個食材都能做得花樣百出
      再加上地域飲食文化的特色
      由南到北的中國海鮮
      既有許多共通的佳肴
      又在具體的做法或品種上
      各有千秋
       

      南海:熱帶天堂

       
      從廣東省南澳島
      連一條線到臺灣島最南端
      這條線往南就是南海
      南海是中國最大的海
      相當于渤海、黃海、東??偯娣e的3倍
      在南海的廣東沿岸
      海南東部沿海
      以及廣西南邊、廣東西南的北部灣一帶
      即南海西北部
      西臨越南,與瓊州海峽和中國南海相連的海灣
      這些地方由于珠江水、沿岸水、洋流注入
      攪動水中各種物質
      為海洋生物提供充足的餌料
      再加上氣候溫暖
      海洋生物全年生長、繁育蓬勃
      造就了肥美豐富的海鮮
       
      清蒸鯧魚
      市面上常見的鯧魚有:銀鯧,又叫白鯧;中國鯧,又叫華鯧、斗鯧;鐮鯧,又叫 燕尾鯧
      鯧魚在廣東、臺灣尤其流行,是宴客、節慶、祭祖的必備佳肴。

      食材:鯧魚750克、蒜10克、姜5克、蔥10克、香菜8克、鹽2克、蛤老大蛤露12克
      做法:
      1. 鯧魚去除內臟洗凈后前后各切幾刀,用鹽腌制半小時
      2. 蒜拍破、姜切絲、蔥切蔥花、香菜切段
      3. 取一個盤子,先鋪上姜絲和蒜,再把魚放上,在魚上面再鋪上姜絲和蒜
      4. 鍋中倒入適量的清水燒開后放入魚,大火蒸15-20分鐘
      5. 取出倒掉湯汁,拿掉姜絲和蒜,倒入蛤老大蛤露,放上蔥花和香菜即可
       
      香煎馬鮫魚
      在我國各大海域,都能覓得馬鮫魚的身影。馬鮫魚體形狹長,肉多刺少,細嫩軟糯,做法也十分多樣。搭配大蒜香煎是最基本的做法,還有鹽腌、紅燒、雪菜馬鮫魚等做法。

      食材:馬鮫魚500克、小蔥5克、姜絲8克、蒜片15克、料酒5克、鹽3克
      做法:
      1. 馬鮫魚切塊后兩面撒鹽抹均勻,加料酒,腌5分鐘入味
      2. 油熱加入蒜片,姜絲翻炒,加入馬鮫魚,小火煎至兩面金黃色
      3. 出鍋裝盤,撒上蔥花即可
       
      白灼對蝦
      中國對蝦,因過去常常成對出售而得名。優質的對蝦色澤鮮紅有光 ,皮脆肉嫩,鮮而不腥,白灼烹調,蘸上少許調料,足矣。

      食材:對蝦300克、蔥6克、生姜10克、花椒5克、料酒6克、鹽2克
      做法:
      1. 對蝦用鹽水泡5分鐘,去蝦線,減去長須
      2. 把蔥姜花椒放入水中煮開
      3. 倒入大蝦,加適量鹽,料酒再次煮開
      4. 大蝦變成紅色煮1分鐘即可
       
      清蒸石斑
      石斑魚是對近100多種魚的統稱,為觸礁性海洋魚類,棲息于沿海岸巖礁。起伏、崎嶇、多石的珊瑚礁、沉船或人工魚礁,基本上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海域。在我國多見于東海、臺灣海峽及南海,其中在東南沿海、北部灣及南沙群島有著多達10屬67種。常見品種有:青石斑、老虎斑、龍躉、星斑等。魚肉連著皮吃,口感彈壓,鮮美非凡,清蒸是絕佳的做法。

      食材:石斑魚1000克、蔥12克、姜15克、蒜15克、鹽3克、料酒12克、生抽3克、蛤老大蛤露6克、香油5克
      做法:
      1. 鹽和料酒均勻的涂抹在魚的內外,將蔥姜蒜切絲,一部分放在魚肚子里,一部分碼在魚身上腌制30分鐘
      2. 魚身上的蔥姜蒜絲去掉,用清水沖一下,放入魚盤,在魚內外重新放上蔥姜蒜絲,淋上香油,倒一些蛤老大蛤露在小碗里,再加點生抽攪拌均勻
      3. 水燒開,將魚盤和料碗同時放進蒸魚鍋內,大火蒸7-8分鐘,再燜1-2分鐘
      4. 揭鍋蓋,倒掉魚盤里的汁水,將小碗里的醬料淋上去,魚身上撒上蔥絲,起鍋熱點油澆到蔥絲上面即可
       
      沙蟲粥
      沙蟲又叫沙腸子、光裸星蟲、方格星蟲,以灘涂上泥沙中的底棲硅藻、有機碎屑為食。遍布我國沿海各地,其中廣東、廣西、海南較為豐富。尤以北部灣的廣西沿岸和粵西沿海,個頭較大且肥厚,肉質脆嫩,營養豐富,味道極為鮮美。雖然作為食材本身看上去有點可怕,但是做成沙蟲粥,看上去不僅可口得多,還能完全將豐富的蛋白質、鮮味融入粥羹之中,一定要鼓起勇氣嘗試一下哦!

      食材:沙蟲干10克、干貝15克、瘦肉50克、大米170克、姜3克、生粉1克、蛤老大蛤晶3克、鹽2克
      做法:
      1. 大米用清水淘洗兩三遍后,用水浸泡半個小時
      2. 沙蟲干用剪刀剪成細細的長條備用
      3. 瑤柱洗凈后用溫水泡軟
      4. 平底鍋中倒入適量油燒熱,將剪好的沙蟲干放入平底鍋中,小火慢慢煎一下
      5. 大概兩三分鐘后,沙蟲煎出香味,且變至金黃色后即可盛出
      6. 將煎好的沙蟲放入冷水中泡一下后撈出,然后洗凈沙蟲中的沙子,第一輪泡沙蟲的水倒掉不要
      7. 換水繼續泡10分鐘,這次的水不要倒掉,留著連同沙蟲一起下鍋煮粥
      8. 浸泡干貝的水倒掉,用菜刀或者手指將干貝弄碎
      9. 瘦肉切成小丁,加入生粉和醬油,攪拌均勻腌制片刻
      10. 將沙蟲和浸泡沙蟲的水倒入大米中,倒入干貝
      11. 蓋好鍋蓋,大火燒開,粥開后開蓋,轉中小火繼續熬煮,用勺子稍稍拌一下鍋底,以免糊鍋
      12. 繼續煮至粥將熟且慢慢變濃稠,加入腌好的瘦肉,放入姜絲,攪拌均勻后繼續煮7、8分鐘,粥熟時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亚洲AV中文无码乱人伦在线播放